減肥品促銷騙局種種
在水里泡點樹葉說能減肥,照樣有人買!如此火爆的市場自然會引來眾多撈一把就走的不法商家,良莠不齊的各色減肥品,能減的、不能減的全部打出了減肥的旗號。近日,一位深知內情的業內人士道破減肥市場不法廠家商家的五大騙術。
價格標高賣低
有一些減肥品,標價很高,上市第一天就大幅度打折,而且永遠就這么打折下去,什么“10元錢瘦身大驗證”、“30元體驗減肥奇效”、“一天不到三塊錢,一天一斤往下掉”等等。殊不知它們的成本奇低,有的一大盒甚至只有一兩元錢。高標價不為賣貨就為讓你看,然后利用大幅度打折刺激你購買。
這種玩法為什么屢試不爽?因為現在地球人都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個減肥品適合所有消費者體質,只要價格不是太高,女人們吃了沒效果也不覺有多大損失,更不會怪罪廠商,怨只怨自己的身體對這種減肥品“不配合”,于是這兩年低價位的減肥品賣得甚是紅火,騙得消費者屢敗屢試,癡心不改。專家介紹,這些故意在價位上做文章的減肥品都有一些共同特點,就是科技含量低,要么是采用過了專利保護期的藥物,要么是一些古藥陳方,沒什么新科技。所以專家奉勸消費者購買減肥品不要只關注價格因素,沒有療效確保,花再少的錢都是冤枉,而且說不定還損害健康。
療效全憑“禁忌”
僅是價格游戲,那還是低級玩法,有些低價減肥品玩得更高。這些低價雜牌減肥品,效果難以保證,只能騙得一時,有些廠商就在藥物成分上動腦筋。他們在減肥品里摻雜違禁西藥,其減肥效果的確是有的,但對人體的健康會造成很大危害。去年發生的意大利減肥藥吃死人事件,就是因為減肥品中摻雜了違禁成分。從去年起,我國加大了對減肥品的管理,去年年底,有8種減肥品被取消批號,停止售賣。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種情況是減肥品不同批次成分不同,剛上市很規矩(自然也沒有明顯效果),過了檢測關后第二批就摻雜了西藥;有的是監管嚴的地方不摻藥,監管松的地方摻藥;還有一種情況是減肥賣品不含違禁成分,卻在贈品中添加,躲過藥監部門檢測。
手握多個批號
在減肥商海中淘金的雜牌軍們自己也知道,光靠經營上和摻雜禁藥上玩一些花招,畢竟不能長期生存,隨時都面臨被查封的危險。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一些“精明”的廠商一般手握三四個減肥品批號,或者換湯不換藥,多注冊幾個商標,一個被封了或被消費者識破賣不下去了,立馬再換一個,新瓶裝老酒接著賣。
進店靠走關系
如今減肥品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衛食健字號的減肥功能食品,一種是藥準字號的減肥藥品,要成為這樣兩種正規的減肥品,必須經過國家衛生部門及藥監局的重重把關,要有相關部門的實驗報告、企業標準、藥理檢驗及審批證書等等,方可正式上柜銷售。但一些七拼八湊的減肥地攤貨如何能經受住這么多考驗,即便有些地攤貨有批文,也是手續不全,缺這少那。據大連一位藥店經理介紹,除了曲美、澳曲輕、羅氏、婷美、三九等幾個大品牌手續齊全外,很多減肥品缺這少那。按理說,這樣的產品根本不能在正規渠道里出售,但有少數藥店老板卻在關系或利益的驅使下網開一面。如此一來,不少手續不齊全的減肥地攤貨堂而皇之地進了正規渠道,甚至有一些已經被明令取消批號的減肥品也混水摸魚混了進來,讓人神鬼難辨。
廣告吹破牛皮
“廣告吹破牛皮”,這是不法廠商普遍使用的慣用伎倆。他們不是產品能做到什么便宣傳什么,而是摸準消費者渴望什么便說什么,夸大減肥功效,無所不用其極。我們常會看到“3天能減10斤肉”,“一吃就減5厘米”之類的話,更有“不腹瀉、不饑餓、不厭食、不乏力、不節食、不運動、無贅皮、無痛苦、見效快、不反彈……”恨不得說是上帝傳授的秘方,絕對完美的產品。要是吃一次就減5厘米的話,用不了三次五次,小腹不就減沒了?
但是,消費者中確實普遍存在減肥心切的問題。專家提醒,脂肪不是一天兩天長起來的,減肥也要有個科學合理的度,要想不上當,首先消費者要有一個科學的減肥態度。
關于 騙術 廣告 減肥 商業防騙  的資訊
- 雙11“飛機杯”創意廣告,臺灣省藝人獲粉絲點贊2021/11/12
- 警惕:玻尿酸潤滑劑宣傳為快感因子被判違反廣告法,罰3萬2021/10/19
- 【情趣科幻大片】雷霆未來倉化身“美少女戰士”大戰“暗黑死神”2021/08/18
- 袋鼠國疫情肆虐,情趣品牌打5折促銷,派廣告車巡游,引發搶購狂潮2021/07/14
- 杜蕾斯因產品廣告被罰81萬,情趣產品宣傳別再擦邊球啦2020/10/16
- 安全套廣告應該如何監管?中國廣告協會召開研討會2019/09/10
- 他趣2019半年報告:直播廣告業務成強勁增長點,加大內容監管2019/08/20
- 懟完紐約地鐵,這家情趣公司又在抗議Facebook 廣告政策2019/08/05
- 情趣公司投放廣告被拒,要求紐約地鐵賠償15萬美元2019/08/01
- 投放女性情趣用品廣告受阻,這家公司狀告紐約地鐵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