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拖累中國通信業 3G擔當拉動重任
始于2008年年末的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雖然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中依然保持著增長勢頭,但增幅卻出現了很大下降。具體到中國的通信行業,同樣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負累,增速減緩。就在這種背景下,業界企盼已久的3G牌照得以發放,這無異于給中國通信業打了一針強心劑。3G牌照的發放,使三大運營商都成為全業務運營商,使制造商終于渡過了中國3G的準備期,多年來用于3G的投入也將有回報。更重要的是,3G將拉動中國通信產業,乃至中國經濟渡過金融危機。
3G啟動的最佳時機
早在幾年前,固網通信就出現了增量不增收的現象,而且最近兩年,固網用戶量出現下降趨勢。與之相反的是,移動通信卻一直呈現快速上升的狀態,目前移動通信已是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影響最大的通信業務之一。2000年以來,我國移動通信產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年均新增用戶近7000萬戶。
但是,從整體現狀看,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和電信行業周期性的調整,整個電信業發展正在逐步放緩。2008年電信業務收入增長7%,增幅比2007年下降3.9個百分點,低于2007年的10.9%的增幅,也低于當年GDP的增長,并且與GDP增長的差距在擴大。新增電話用戶6909萬戶,比2007年減少1480萬戶。今年前2個月電信業的發展步伐進一步減慢,電信業務收入增長1.7%,增幅比2008年同期下降8.4個百分點。
為了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國家提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進行高達4萬億的規模投資,與之相配套的是,制定了10大產業振興規劃,其中就有電子信息產業調整規劃。在這個調整規劃當中,提出了加快3G、下一代互聯網和寬帶光纖接入網的建設,開發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需求的新業務、新應用,帶動系統和終端產品的升級換代。由此看,應對當前的嚴峻形勢、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移動通信應該有所作為的。
要做到這一點,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電信管理局局長蘇金生認為,一是要加大通信投資力度,保障重點領域和重點建設支出,扎實做好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通信建設配套工作,完善地震災區的通信設施,帶動國內設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要把握國家加快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的契機,把握金融危機促進企業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抵御風險能力的機遇,進一步加強信息技術設施和服務建設。推進行業和企業信息化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助力傳統產業降本增效、優化升級和節能減排。三是要充分把握通信產業移動化、寬帶化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強移動通信服務創新,努力推動通信消費升級,創造新的消費熱點,通過擴大通信需求來帶動社會其他方面的消費,為擴大內需而發揮積極的作用。四是要高度重視農村通信市場,充分利用通信業務和技術服務三農,推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在這些措施當中,3G技術可以貫穿其中,并且是重中之重。在當前情況下,抓住移動通信這個比較強勁的增長點,以啟動3G為契機,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技術業務創新、積極刺激消費需求,對拉動內需、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是有好處的。
3G效應正在顯現
雖然3G牌照發放不過才幾個月時間,但是3G所帶來的效應已經顯現。
首先,用戶數快速增加。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新增移動電話用戶1855萬戶,高于去年同期1794萬戶的水平。截止3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6.6億戶,其中2月份新增1006.5萬戶,為我國開通移動通信服務以來單月新增移動用戶的最高記錄。中國電信2月份CDMA用戶(2G用戶)增長169.7萬戶,是過去5年來CDMA月新增用戶的最高水平。
中國聯通用戶單月新增用戶(2G用戶)規模也從1月份的83.9萬戶,增加到2月份的164萬戶。中國移動除2G用戶快速發展之外,其TD用戶也已達53萬戶。另外,有專家預測,3年內,3G用戶的增長將達到1.5億戶。
第二,數據卡業務發展迅猛。3G最大的特點是高帶寬,非常適用于上網服務。數據卡業務,首當其沖的是中國移動的TD-SCDMA數據卡,雖然人們對TD手機還有不同的意見,但對TD數據卡還是普遍贊賞的。2008年,僅進行TD網絡試驗就先放號9萬個。
第三,3G業務的發展創造巨大的市場,從而有力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認為,3G網絡將覆蓋全國,3G網絡的建設將起到一系列的拉動作用,像基礎運營、增值服務、通信設備制造、終端制造、芯片制造、軟件開發、通信配件等企業都將從中獲益,將提供新的就業機會。而就業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就更加顯得重要。
第四,3G的增長將有力地推動經濟增長。有關數據顯示,過去幾年,我國電信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每年達2000億元左右。2008年,由于TD試驗網的建設,電信業投資達到了2900多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隨著3G的網絡建設全面鋪開,全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據介紹,在3G建設的帶動下,通信設備制造企業的生產形勢非常好,2009年前2個月,通信設備制造業的總產值同比下降了1.6%。但是,2月份的增長卻達到了17.2%。1,2月份,數字程控交換機、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值分別增長了4.3%和66.1%,其中2月份一個月分別增長29.5%和139.6%。
第五,3G的發展將改變人們的生活。3G使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都有互聯網的接入,將大大促進互聯網的普及,特別是網絡在農村地區的快速普及。3G將創造政府公共服務的新平臺,促進政府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方式的新變革。3G網絡與數字內容等新型服務、企業生產關系與流程相結合,將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和增長點,促進我國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
運營商的3G戰略
金融危機給了中國3G一個巧妙的啟動機遇,但是要使3G在金融危機中擔當起拉動內需的重任,三大運營商如何運營3G是關鍵。畢竟,3G的拉動作用不僅僅表現在建設基礎網絡上,最重要的還是由3G而帶來的各種不同于以往的應用和業務,這才是長久拉動需求的動力。雖然3G牌照頒發才不到半年,但三大運營商已經制定了各自的3G戰略,3G大戰已呈“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經過3至4年的轉型,已經越來越清晰地理出一條思路,就是要堅持聚焦客戶的信息化創新戰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企業戰略部總經理鄭奇寶認為,這對于中國電信剛剛獲得的移動業務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移動通信領域,中國電信作為一個新進入者,有兩種戰略可以采用,一是跟隨戰略,二是差異化戰略。跟隨戰略面對的是“紅海”競爭,企業很有可能陷入無休無止的價格戰,而且這個市場是低端市場。而差異化戰略則是要開辟新的“藍海”。從中國電信這幾年的轉型思路看,無疑是選擇了后者,其聚焦客戶的信息化創新戰略,本質上就是差異化的戰略。在3G時代,中國電信將主要聚焦中高端市場,通過差異化的方式來實現有效益的規模發展。
具體到操作層面,中國電信重點從四個方面實施其差異化戰略,即品牌、產品、網絡和產業鏈。
堅持品牌經營,發揮融合優勢,提升綜合競爭的能力。電信重組以后,三大運營商都成為全業務運營商,融合正在成為趨勢。中國電信正在做的,是固網和移動的整合、信息化的融合,以及未來的三網融合。在這其中,中國電信對移動業務的發展不是定義為一個獨立的業務和網絡,而是作為一個元素,融合到不同的客戶群里面。
目前,中國電信有三個品牌,即“我的e家”、“商務領航”和“天翼”。移動牌照的獲得,使中國電信對“我的e家”和“商務領航”注入了移動的元素,而“天翼”本身就是一個移動品牌,同時也將是一個個人客戶群品牌。
創新的產品。中國電信購買C網以后,推出的最引人矚目的一個產品就是C+W產品(CDMA+Wi-Fi),這是一個典型的融合產品,用戶可擁有無縫的連接。中國電信有一個“全球眼”產品,目前還是基于固網的,3G以后,中國電信將會推出無線的“全球眼”業務。
優質的移動網絡。據了解,中國電信將從無線網、核心網、業務網三個網絡進行大力的建設和網絡優化工作。關于無線網,中國電信2009年的目標是,在城市的覆蓋從87%提高到98%,在行政村的覆蓋從64%提高到80%。關于業務網,事實上中國電信前幾年已經開始做這方面的工作,構建一個第三方開發的業務網絡,能夠豐富更多業務的應用。關于服務網,由于中國電信過去只有固網,有移動網絡以后,就要特別關注移動的實時性、便利性和全網性。同時,還在網絡融合以后,把移動業務和其他業務進行融合。這對中國電信來講是一個巨大挑戰,要提升能力、改善IT和業務流程,使客戶更快、更好地享受3G服務。
對于中國電信來講,產業鏈最大的問題就是手機。CDMA終端問題在中國聯通的時候就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中國電信接手以后,將采取多項措施豐富款式,降低價格。在終端方面,中國電信的基本方向是終端供應的社會化,通過從省公司、集團公司兩層來組織社會渠道,同時也通過各種定制的方式調動手機制造商的積極性。
中國聯通
從網絡上講,中國聯通是電信重組后的最大贏家,獲得了一張完整的WCDMA網絡,而WCDMA是全球通用的體制架構,其產業鏈也是比較完整的。基于此,中國聯通的目標是把WCDMA的3G網絡建成一張具有良?,WCDMA網絡將以2G網絡為依托。中國聯通認為,這種方式,對于用戶的體驗是比較好的。另外,3G在中國發展的特點首先是大規模建網,形成規模優勢,中國聯通在全國200多個城市同時起步,而且是大力提升上下行移動數接入,在所有的基站都配置了HSDPA和HSUPA。HSDPA的速率可以達到14.4Mb/s,上行的速率可以達到5.76Mb/s,上網卡可以支持12.2Mb/s的速率。中國聯通希望通過網絡的優勢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的優勢。中國聯通還給用戶有一個 承諾,那就是3G網絡覆蓋在2011年要達到75%,2G+3G網絡的覆蓋要達到96%。
推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從用戶終端的定制、移動網、業務平臺、傳輸網、計費賬務、支撐系統到客戶服務等方面實現高度協同。如何做好服務,必須從整體上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網絡質量的問題,售后服務、客戶服務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為此,中國聯通推出了一攬子解決方案。
在經營方面,中國聯通希望用3至4年的時間,在3G市場上占據1/3的份額。目前,中國聯通依然還是一個以語音業務為主體經營的電信運營商,所以,在數據業務經營方面,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據了解,中國聯通現在增值業務的總量,占到其總收入的20%,甚至高于20%。但是,這20%的增值業務里面,至少有一半左右的貢獻來自短消息業務,這和3G的增值業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還遠非真正的3G數據業務。但是,中國聯通認為,HSPA的出現,將給數據業務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以歐洲為例,GSM時代384Kb/s的增值業務沒有給人們帶來驚喜,但是因為HSPA的出現,使得數據業務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長。
事實上,在數據業務方面,運營商最忌諱,也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成為管道搬運工,也就是只是給CP和SP的業務提供網絡服務。
為此,中國聯通將在3G時代重新塑造與CP、SP方面的關系。
中國移動
重任在肩。中國移動承擔著發展中國自有3G標準TD的重任,同時,中國移動還運行著全球最大的GSM網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移動發展3G的策略無疑更加引入矚目。中國移動發展TD的思路是很明確的,那就是,分批建設網絡,同時積極儲備3G業務。
在TD網絡建設方面,中國移動采取了TD網絡和2G網絡融合組網的理念,從現在的效果看是非常成功的。這種組網方式,使中國移動所有原來的客戶,不需要進行號碼的更換,也不需要更換SIM卡,只需要買一個TD的終端插上SIM卡就可以馬上享受3G業務的體驗。這給客戶提供了很高的便利性,對中國移動3G業務的后續發展,也將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對解決用戶流失問題至關重要。
TD網絡建設分批實現。第一批建設,使TD網絡覆蓋了10個城市,主要服務于去年北京奧運。目前,二期工程建設已經接近基本完成,使TD網絡覆蓋全國38個主要的城市,包括31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和直轄市,以及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的城市。在這個時期里,中國移動為TD業務的發展儲備了包括高速上網在內的45類應用。TD三期網絡建設最近剛剛展開,三期工程建設完成以后,TD網絡覆蓋全國328個城市。按照中國移動的計劃,三期網絡將最晚于今年年底全部完成,甚至有可能提前完成。
中國移動對未來的網絡建設制定的計劃是,到2011年底,TD網絡總體建設的規模將超過16萬個基站,能夠實現為全國100%的地市提供3G服務。
三個三理念。據中國移動計劃部介紹,為了更好地發展TD,中國移動制定了“三個三”理念。第一個“三”是三不,即前文提到的用戶不需要換號碼,不需要換卡,不需要到營業廳登記,就實現原有的中國移動號碼自動轉到G3網絡(G3是中國移動為發展3G推出的新品牌)上。第二個“三”是三融合,即中國移動推動網絡融合、業務融合和應用融合。網絡融合就是建設一張網,業務融合就是用戶在2G上應用得非常好的一些功能,比如手機上網、彩信、上網卡及游戲下載和在線游戲等等,都能通過G3網絡帶寬的提升,而獲得更好的體驗。中國移動還特別強調應用的融合,因為很多應用不僅僅需要網絡,也需要終端提供支持,比如許多用戶應用的手機炒股和手機證券,需要在手機上面安裝相應的客戶端。而G3的客戶端,因為已經內置了手機證券的客戶端,所以用戶可以實現更快的實時的股票查詢、交易。第三個“三”是三新,即新標準、新機制、新測量。要做到中國移動和產業鏈一起提升,在中國移動的網絡下,GSM網和TD網之間無縫切換。在切換的標準與手機測量敏感度的要求上,中國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標準。在這些標準下,用戶會用到更好的、更穩定的、接入網絡更加無縫的終端,也便于中國移動給用戶在G3的業務上提供更好的服務。
不同的2G網絡,不同的3G技術,不同的起點,使三大運營商制定了不同的3G發展策略,但九九歸一,目的都是發展更多的3G用戶,推出更豐富的3G業務,直接的效果是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快更便捷更豐富的應用,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持續起到拉動作用。果如此,我國政府適時發放3G牌照的目的就達到了。
關于 金融危機 3G  的資訊
- 有待深挖的生殖健康產業2009/07/31
- 金融危機促進成人用品公司業務增長2009/07/13
- 中國五十八個城市僑聯在南寧商討應對金融危機2009/06/18
- 逾4成內地富裕人士身家逆市上升2009/06/17
- 龍永圖:中國沒有發生金融危機 實體經濟受影響2009/06/12
- 日本專家撰文:中國一兩年內實現9%高增長2009/06/09
- 金融危機形勢下 英安全套銷量亦猛增2009/06/05
- 金融危機催熱網上營銷 電子商務走俏2009/06/02
- 金融危機對我國能源發展影響:挑戰與機遇并存2009/06/02
- 專家:金融危機形勢下讓企業營銷回歸營銷者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