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商機,不交“學費”不正常
做生意上當受騙幾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幾乎大部分的老板人物都有上過當受過騙的經歷。
曾經有一位成功的網商有一回被“邀請”去中國西部某縣城簽合同,這位網商去了之后,對方擺出了吃大席的陣勢。他一看,知道是遇上了騙吃的,于是席間借口接電話,走出房間,翻墻逃跑。
類似的詐騙行為緊緊盯住了尋找商機的商人們,所以,商人不“交學費”幾乎是“不正常”的。
到了電子商務時代,商業騙術又在發生著升級。一方面企業為推廣自己而把所有聯系方式都公布在互聯網上,便于騙子查詢;另一方面,騙子又開始利用互聯網展開了新型的騙術。隨著高智商騙子的加入,有些騙術的“局”已經設得非常巧妙了。
做生意,防得住騙,就相當于不做錯事。不做錯事,自然就能賺到錢。所以,做生意防騙,已經成了成功商人的第一課。
說起防騙,杭州曼頓食品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洪有很多心得。陳洪算是資深商人了,1994年,陳洪下崗后,就開始了在商海的打拼。多年以來,一直在機械貿易領域開拓,經歷了作廠家辦事處、與人合伙開辦公司和自己開辦貿易公司,有著豐富的商業經驗。
陳洪又是一位資深網商。最初,他做生意主要靠在行業媒體上投放廣告的方式,效果尚可。到1999年前后,他發現投放廣告的效果正在下降,同時,投放廣告的成本卻上升了,他不得不尋找更有效的推廣方式。當時的互聯網上,并沒有像樣的電子商務平臺,陳洪經常做的事,是利用消息群發類軟件,向各種BBS 、黃頁等群發廣告,直到阿里巴巴平臺出現。
回憶起為什么停發信息,陳洪解釋道:“以前沒有像樣的電子商務平臺,不得已只好群發信息,但群發信息的方式,很多網站不歡迎,并且也會降低企業的層次。而在阿里巴巴發布的信息,在搜索引擎上已經能夠被找到了。”
彼時互聯網上的內容稀缺,幾乎所有服務都是免費的,這給了陳洪很好的機會。加入阿里巴巴之后,陳洪還經歷了從免費會員到收費會員的轉變。隨著阿里巴巴提供的供求信息以及會員發布信息的展示形式都與會員是否是收費掛鉤,不付費“混”不下去了。陳洪的互聯網免費之旅從此終止。如今,陳洪的生意中,90% 來自互聯網,65% 都是外貿生意。
不要輕信網上信息
“現在互聯網上的來料加工信息全都是騙子的行為。”陳洪說,互聯網上有大量的,由行騙方提供原材料,找加工商加工的信息,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往往很容易加工,而支付的加工費又很高,但在交易時,要求加工方支付一定的保證金,或者原材料押金等。而當產品加工出來時,他們就會找各種借口指責產品不達標而拒收。
除此之外,一些行騙者還做起了“旅游”生意,這些行騙者聲稱自己掌握有國外一些項目的信息,然后組織國內企業前去考察投標。而實際上,這些信息要么是已經公開的,要么不存在。受騙的企業往往樂意向他們支付高額的費用前去考察,結果卻什么都得不到。
就連行業網站也出現了詐騙者。陳洪告訴記者,尤其是在北京,這類詐騙者特別集中,他們在互聯網上收集那些過期的供求信息,甚至是假造供求信息,要求企業付費成為會員之后才能察看這些信息。而當企業付費之后,查看到的信息要么是過時的,要么就是對方的同伙繼續唱雙簧,形成新的騙局。國內已經有大量企業誤信這些“行業網站”的信息,輕者遭受了數百元損失,重者甚至輕信對方,要求其幫助融資、找大項目,甚至上市等,花費了大量金錢,到頭來卻什么都沒有得到。
“其實中小企業做電子商務,最重要的就是防騙。”陳洪說,聯想到國內的很多中小企業都害怕做內貿,而因此選擇與歐美客戶做生意,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下,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有騙術,然后才會有防騙的辦法。但是,騙術其實不離其宗。把已有的騙術研究清楚了,新騙術也就能發現得更快、更容易預防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做生意,尤其是外貿生意,其交易鏈條往往很長,即使是企業使用的產品,也往往未必是與最終用戶直接進行交易,而可能是貿易商來交易。因為交易鏈過長,因此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007年,陳洪同越南一位客商做生意,對方是一家貿易公司,為越南的一家工廠采購一批機器。生意談得差不多了,對方提出了一個要求:當貨物送到了海防港時再付款。陳洪考慮了一下,貨物到海防港之后可能發生的事實在是太多了,于是堅決不同意,而提出要求:對方先付30% 預付款,貨到上海港外貿倉庫后再付60% 的貨款,剩余的貨款,當機器調試完畢后再付。對方見陳洪堅持,也就勉強同意了陳洪的做法,付清了90% 的貨款。但當機器到達越南后,對方卻又不斷挑毛病,最后拒付剩余的10%.這樣一來,陳洪就損失了18000 元。
但事實上,越南那家真正要使用機器的工廠其實并不愿意貿易公司這樣做,因為這些機器涉及到保修,陳洪提供的機器有1 年的保修期,而合同中寫明了,假如對方貨款未付清,
關于 尋找 商機 正常 商業防騙  的資訊
- 尋找“情趣用品”消費新引擎——中產女性2021/07/20
- 臺灣疫情嚴峻限制人流,但情趣用品無人店正常營業2021/07/13
- 維密秀別人都在看腿,而我卻在尋找情趣內衣設計靈感……2017/11/21
- 情趣行業也進軍VR機,在山寨中尋找生機2017/08/24
- "正常"還是"正確"?杰士邦招來萬元罰單2017/07/26
- 36氪剖析安全套局勢:尋找下一個杜蕾斯2017/06/26
- 商業藍海:情趣用品市場背后的巨大商機2017/06/21
- 我國網民規模龐大,應如何把握其中商機2017/05/10
- 白色情人節另類商機:狂推各種情趣用品2017/03/13
- 商機:當成人用品成為日常的生活用品后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