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暫未發現被集中“通緝”33種假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出通知,集中曝光了“五十八味益腎膠囊”等33種假藥,要求各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對轄區內藥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一旦發現,立即依法查處。
8月18日下午,記者對石家莊神威大藥房、樂仁堂連鎖藥店、新興大藥房及市中心醫院、市一院等進行了探訪,未發現被曝光的33種假藥。
截至18日17時許,河北省食藥監局也尚未接到33種假藥的舉報和投訴。河北省食藥監局已開通舉報熱線:83720164,市民一旦發現假劣藥品,可電話舉報。
事件背景
33種假藥被緊急“通緝”
據了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接到舉報,反映在報刊、互聯網等媒體上有假借虛假權威機構,宣傳具有治療糖尿病、牛皮癬等慢性病、疑難病的產品。經核實,舉報反映的“五十八味益腎膠囊”等33種產品均為未經批準注冊的假藥。
上述產品不僅打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疑難雜病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醫學研究總院”、“中國科學院腦病研究中心”等權威部門銷售假藥,有的還打著諸如“同仁堂”、“北京鶴年堂”等知名藥業的名號銷售假藥,更有甚者還打著“國際化”旗號,如“國際高血壓康復中心”、“國際生物醫藥糖尿病病理研究總院”,誘騙消費者或患者購買。
另據記者昨天專門查詢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官方網站發現,該網站早于今年7月份發表了一則“聲明”,指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多款藥品均與北京同仁堂無任何關系,而此次國家食藥監局曝光的“同仁眼清”、“同仁耳黃金”兩種藥品也在其“聲明”的藥品名單之中。
記者探訪
石家莊部分藥店及醫院未現假藥
針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緝”的33種假藥,記者昨天下午對石家莊神威大藥房、樂仁堂連鎖藥店、新興大藥房及市中心醫院、市一院、省中醫院等進行了探訪,結果并未發現被曝光的33種假藥。
“請問,您這里有同仁眼清嗎?”
“沒有!”
“那有沒有北京鶴年堂生產的補益強心片?”
“也沒有!”
“中國腎病研究院生產的諾美御腎R8膠囊呢?”
“沒有!”
上述是記者與石家莊市一院附近新興大藥房工作人員的對話。據該藥房工作人員介紹,記者提到的上述3種藥品,他們根本就沒有出售過,也沒聽說過。
在樂仁堂連鎖藥店、神威大藥房、春天大藥房等記者得到了同樣的答復。
既然藥品沒有銷售,那么醫院藥房是否存有被“通緝”的33種假藥呢?記者同時對市中心醫院、市一院等進行了探訪,其結果和藥店一樣——沒有。
部門行動
省食藥監局開通舉報電話:83720164
8月18日下午,記者致電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據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盡管尚未接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通知,不過,他們已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獲悉此事。“我們正在高度關注此事,并已展開相關調查。”這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省食藥監局已開通舉報電話:83720164,市民一旦發現被“通緝”的33種假藥可電話舉報,同時也可撥打各市食藥監部門的舉報電話。
根據多年的辦案經驗,這位負責人表示,被“通緝”的33種假藥大都是通過網購或郵寄的形式銷售,由于是非法渠道銷售,因此很難在藥店或醫院等正規市場上發現。
新聞延伸
互聯網已成假藥銷售新渠道
8月18日下午,記者從省市食藥監部門獲悉,眼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上購物已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消費習慣,藥品銷售也在網絡上流行起來。不過,藥品畢竟不是普通商品,網絡售藥真假難辨,陷阱遍布,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據石家莊市食藥監局一位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互聯網已成假藥銷售的新渠道。“我們通過調查發現,患者容易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網站雖合法,但其中發布的部分信息未嚴格審查,這給不法分子創造了良好的‘商機’;還有的網站本身就不合法,其發布的信息就更是‘天花亂墜’了。”這位負責人說,網絡銷售假藥的形式和特點為,在網站上銷售的藥品多為治療慢性病、老年病或難以治愈的病癥的藥品,如糖尿病、哮喘病、高血壓、肝炎、癌癥等,這些假藥多被擅自摻加了其它成分或加大了劑量,主要通過物流、郵寄、電話聯系或現場交貨的形式銷售。
河北省將重點打擊互聯網銷售假藥
“假藥網站往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撈完錢就走人,這就導致監管上的困難。而各部門間配合聯動的盲點,也給了制售假藥分子可乘之機,進而導致網絡銷售假藥違法現象的出現。”省食藥監局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近期,河北省將召開一次多部門參加的藥品打假會議,主要是打擊通過互聯網銷售假藥違法行為。“屆時,通過多部門合力監管,我們有望摧毀制售假藥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等假藥流通渠道和銷售網絡,確保百姓用藥安全、有效。”
互聯網上假藥的
六大特征
利用北京、上海等城市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相對集中的特點,網站的開辦單位通常為假冒或偽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國家、北京、上海等某疾病康復中心、科研機構、醫療單位”。整個網站只宣傳和銷售治療某種疾病的一種或系列“藥品”。
頁面上所標示的網站開辦單位和地址是虛假的;咨詢、銷售“藥品”的電話為小靈通號碼或手機號碼,網站的開辦單位拒絕消費者上門購買藥品。
網站宣傳和銷售的“藥品”,通常聲稱可以治愈某些慢性疾病、疑難雜癥或性病等,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前列腺炎、近視、牛皮癬、紅斑狼瘡、乙肝、腫瘤等。
以權威部門或機構的名義,指定、推薦某種“藥品”為治療疾病、康復保健的唯一或者最佳產品等。
頁面上充斥大量“權威專家”、“患者”的名義,通過使用絕對化、承諾性的語言,對“藥品”療效進行虛假宣傳。如:使用“根治、根除、不反彈、藥到病除”等用語,宣稱產品具有極高的治愈率、有效率。
網站以電話訂購或在線訂購的方式,讓消費者向指定的銀行賬號、郵政信箱匯款,然后向消費者郵寄“藥品”;或者通過貨到付款的方式,向消費者銷售藥品。
>> 點擊查看行業內幕更多信息
關于 醫藥 行業內幕  的資訊
- 人福醫藥收購杰士邦,股價竟不漲反跌?2017/06/07
- 人福醫藥收編杰士邦 成市場第二大巨頭2017/05/31
- 西班牙華人地下性用品店曝光,違規出售瀕危物種2017/03/13
- 小伙向無人售貨成人用品店“借錢”成癮2016/07/12
- 兩個男人竟然對成人用品售賣機做這種事2016/06/29
- 情侶買安全套有針眼,導致女友多次懷孕2016/06/24
- 假性藥流入樂清市場!服用不當可致猝死2016/06/23
- 銀川市從源頭整治成人用品銷售混亂現象2016/05/13
- 青島查獲千萬只冒牌避孕套,涉案金額大2016/05/13
- 河南查獲11萬余盒假安全套嫌疑人被公訴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