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博會遭遇“性冷淡”警示瘋狂的會展經濟
幾年前各大中城市紛紛投資建設展覽管,甚至有城市把做大、做強展會經濟當作城市名片。當然我們看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各類展會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和影響,只是對于大部分城市來講多數展會都已失敗告終。以性博會為例,我國每年要舉辦各種性產業展會達10多個,最少也有5—6個,其中60%以上的展會都以失敗告終,就像武漢這次遭遇的“性冷淡”一樣。
武漢這幾年建設了科技會展中心、國際會展中心等等多個有規模、上檔次的大型會展中心,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更是以總建筑面積十二萬七千平方米,贏得目前中國內地面積最大的會展場館稱號。但是我們看到各會展中心都遭遇過類似“性冷淡”的經歷,有的場館一年下來沒幾次展會,經營狀況就可想而知了。有的單位甚至使用惡性競爭手段招攬展覽項目,使會展業出現“展會多但一些展館虧本經營,同類展會聚集在一個城市里”的問題。這如何讓讓會展經濟進入一個良性、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筆者并不反對發展會展經濟,但是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既然是經濟就是市場行為,那么辦會展無論如何要遵循市場規律。在激烈的競爭中某些展會為了搶客源而降低展位成本,不顧一切的推出許多優惠政策。不管展會虧本與否,先搶來參展商再說。惡性競爭沒人吃到好果子;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出面辦展會的情況十分突出,對會展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和擾亂,市場讓位于政府,這是我們倡導的會展經濟嗎?不可否認,各種各樣的展覽會、博覽會,如果沒有政府的推動和支持也沒有今天的蓬勃,但換句話說,不是政府的強力行為也不會有今天會展產業的瘋狂。
性博會遭遇一次“性冷淡”不要緊,要緊的是次次都遭遇“性冷淡”。政府要想真正推動會展經濟的發展,就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從會展業中退出來。我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政府再不能又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政府應該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規、產業發展政策,這才是推動會展產業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如果繼續把展會作當作政府(或領導)的形象工程,當作城市推廣活動,那么展會經濟難有明天。就像這次性博會,李銀和等著名學者也來了,主辦方長了臉,不過還是遭遇了“性冷淡”,慘淡結束。
做會展的企業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會展業的盲目投資和任何行業的盲目都是一樣的錯誤。政府最應該停止直接參與展覽的錯位和越位行為,更不能鼓動會展企業盲目上馬無底洞的項目,而換之應該為會展行業創造良好配套的會展環境。
關于 性展會  的資訊
- 觀眾太少:原定4天性博覽會提前撤展 2006/09/20
最新行業資訊
G點套,是在近百名性學專家、婦科醫生和大量志愿者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而成功開發的一個專利新產品,該產品針對“女性性興奮感覺來得較慢”的生理特點,通過產品創新重點提高對女性G點的刺激效果,幫助女性提早達到性高潮,并能將高潮的持續時間有效延長。
同時,由于能改善女性對性的滿足程度,該G點套還能對女性由于長期性壓抑所導致的內分泌失調、神經衰弱、月經不調、小葉增生等現象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該專利產品因針對女性生理的G點進行創新的,因而得名“G點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