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套企業渴望一證通行
多頭監管屬資源浪費
作為中國最大安全套生產企業之一的桂林乳膠廠的廠長陶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表示歡迎。對于避孕套“婆家”多的問題,陶然認為“多個部門的多頭管理造成了重復管理、重復收費,其實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據了解,在計劃經濟時期,避孕套的產品質量和生產企業分別由國家計生委和化工部橡膠司管理。企業產品基本上由國家計生委購買后免費發放給適齡人群使用。上個世紀80年代,因為流動人口數量增加等因素,免費發放的辦法已不能完全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避孕套零售市場開始形成并不斷擴大,1998年,我國避孕套的零售市場份額已達到8億元。這時候,藥監局、認監委、衛生部多個部門開始介入到對避孕套企業的監管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避孕套產品及其生產企業有政府監管職能的部門,分別是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質量檢驗部門。
在此情形下,企業要取得合法的生產資質不但要取得藥監部門核發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和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還要取得衛生部門核發的企業衛生許可證以及一次性衛生用品、消毒產品備案憑證和國家質檢總局核發的強制性產品質量認證證書。另外,中聯橡膠(集團)總公司(原國家化工部橡膠司)協同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對計劃內免費發放安全套產品的生產企業進行監督管理。
企業吁請婆婆再少點
多頭監管的局面,業內人士直指“部門利益驅動是一個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避孕套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已達20多億只,居全球第4位。據中國橡膠協會乳膠分會秘書長甘金生介紹,一家避孕套生產企業現在每年面對認監委的抽樣費用四五千元、技術監督局的抽樣費用四五千元、衛生部門的抽檢費用要三四千元,一年下來僅僅是這些監管部門的抽檢費就在一萬多元。
然而,監管部門多,市場秩序就好了嗎?”從1998年開始到現在,避孕套企業的市場狀況并沒有大的改觀,現是的避孕套市場其實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甘金生秘書長說,“我們不是不要監管,相反,我們想要的是更加完善、合理的監管行為”。
據甘秘書長介紹,由于情況的不同,各地的實際監管部門在執行對企業的監管時,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可能要嚴格一些,有的地方可能就寬松一些,“這樣,對標準和政策執行情況的差異實際上就造成了企業發展中不公平的競爭環境”,甘金生說。
其實,對于一些正確的大型企業來說,同樣希望政府能有好的市場監管行為。
據甘秘書長透露,目前橡膠行業協會正在以避孕套企業為試點開展“質量授信”活動,由行業協會出面,按照國家標準對質量好的企業以行業協會的名義頒發標志,希望以此來形成企業自律的質量意識,“參加討論的國內7家大型避孕套企業的代表對此基本達成了共識”,甘金生顯然對這項活動十分樂觀。
“但是,再怎么說,我們這樣的行為也只是一個企業間的自律行為,對產品及企業監管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門的監管,我們的企業現在強烈要求能夠像美國的避孕套企業一樣實行‘一證能行’制,增強政府監管效率,使企業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這樣其實也是在減少資源的浪費”,甘金生說。
衛生部取消對安全套監管
記者日前從國家計生委了解到,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題是“關注婦女,抗擊艾滋”。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最簡單有效預防艾滋病的方法仍然是使用安全套(避孕套),加上社會進步的原因,安全套逐漸形成產業規模,不過,因為多頭管理的問題,相關生產企業面臨的處境并不輕松。雖然上個月衛生部發出通知將退出安全套管理,但據記者了解,這個令企業頭痛的問題并未徹底解決。
衛生部發布的《衛生部調整消毒產品監管和衛生許可范圍》通知指出,避孕套等某些衛生用品“處于多部門監管中,企業負擔較重”,從通知發布之日起,衛生行政部門對口罩、避孕套等產品將不再納入消毒產品進行受理、審批和監管。
>> 點擊查看安全套專題更多信息
關于 安全套專題 經營安全套 安全套貿易  的資訊
- 你用的安全套不避孕,竟是因為……2020/09/17
- 惹火安全套廣告圖片欣賞,無節操有內涵2016/01/04
- 美國研發出新型安全套2015/12/04
- 廣告也能漲姿勢,杜蕾斯在廣告大賽獲獎2015/07/24
- 政協委員:防艾滋,性教育應該寫入教學2015/03/06
- 安全套創意廣告欣賞(1)2015/01/30
- 安全套創意廣告欣賞(2)2015/01/30
- 安全套創意廣告欣賞(3)2015/01/30
- 從生產工藝上對傳統安全套進行分類2014/12/30
- 業內人士教你如何鑒別正品安全套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