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叫做“必應”? BEING FETISH是什么意思?
這兩個靈魂拷問問得好,“必應”首先是“being”的直接音譯,第二也取了中文“有求必應”的含義,每當你欲望纏身,渴望破繭成蝶之時,我們希望“必應”能提供“健康、品質、創新、樂趣、美學”的產品回應您的身心需求。這一層中文含義相信大家不難明白,那么我們的英文名“Being Fetish”該如何理解呢?
搬個小板凳聽必應哥給你們講故事咯~
有中學英語基礎的人大概知道,be在英語當中沒有什么特別確切的意思,大多數人只知道“be動詞包含is\am\are”,基本語義為“是”,比如“I am a teacher”、“It is a condom"等,但是在很多場合,這個be又被賦予很多其他的意義。
比如“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經典臺詞,一般中文翻譯為“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甲殼蟲樂隊的經典曲目《Let it be》,一般中文翻譯為《就這樣吧》或《順其自然》。
問題來了,這個“Be”到底如何理解呢?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以亞里士多德等一批哲學家為代表的古希臘人孜孜以求“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好比我們的老祖宗說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組成的,他們一開始也是這么認為的,于是他們把一切存在的事物和這些東西的狀態統稱為“be”,就好像我們把所有的事物統稱為“物質”一樣。所以“be”在西方語境中表示一種存在狀態,是不是很哲學?在“be”的后面加上后綴“ing”大家就好理解了,大概就是“存在ing”,——持續存在的意思。
再來看“Fetish”,必應哥再給大家科普一下fetish一詞的歷史脈絡。
這個單詞是17世紀出現在英文中,一開始指的是一些被人們認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物品;到了19世紀這個詞具有了更加廣泛的含義,突破了實體的限制,可以是某種令人著迷的思想;直至上個世紀初葉,fetish開始擁有了與性愛相關聯的含義,指向可以引起性欲望的物品和身體部位,比如高跟鞋、耳垂等并不直接和物種繁衍有關系的,但又可以給人性快感的東西。
“Fetish”的超凡脫俗之處就是它將性快感和繁衍下一代的純動物屬性區分開來,也標志著人類在性自由和性解放運動中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的產品在歐美國家大受歡迎,也因為它們具有了這樣崇高的屬性。
OK,這就是我們品牌名字的文化內涵,用一句特別酷的中文來表述就是:
愛戀恒久 純欲至臻
與作者聯系時,請說明從性商網看到文章,感謝~
關于 倍樂情 BEINGFETISH  的資訊
- BEING FETISH(必應)十大名器之“京都刺客”2021/04/30
- 快來必應旗艦店,八月福利送不停2020/08/18
- 情趣用品材料的選擇及質量鑒別2020/08/11
- 東莞市倍樂情玩具有限公司簡介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