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帶你了解中國特殊性取向LGBTQ+群體
在中國,有許多為LGBTQ+群體提供支持并承擔科普工作的組織,其中之一便是上海驕傲節(Shanghai Pride)。直到去年,它還承辦著中國最大的驕傲活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enus Berlin”(柏林成人展),作者:Christian
在今年的驕傲月期間,Dao Insights團隊采訪了上海驕傲節的聯合創始人之一Raymond Phang,并通過采訪聽他講述了上海驕傲節和中國LGBTQ+運動的現狀。同時,Raymond也提到商家品牌應如何一起加入這場對話。
Raymond是科技營銷方面的專業人士,負責管理驕傲節中的各類活動,包括與企業和外國領事館的合作。同時,Raymond也是一位受歡迎的演講者,經常在企業會議、TEDx系列和**教育機構發表演講。

上海驕傲節的聯合創始人之一Raymond Phang
上海是中國對LGBTQ+群體最開放的城市之一,但中國其他地區的接受程度如何?
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西安都有大規模的LGBTQ+組織,在二三線城市也有一些小型的支持團體。
對于中國LGBTQ+群體的接受程度,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研究。在文化上,這個群體的接受度明顯更廣泛了,尤其在年輕一代中。但這份接受度并不總是反映在政策、福利和家庭關系上。

熱播劇《山河令》
亞洲文化非常注重家庭,對生育和養育下一代給予了極大的重視。父輩們普遍不認為代孕或收養是可行的選擇,他們認為LGBTQ+家庭成員無法延續家族血統。同時,他們也擔憂后代會受到歧視或無法找到伴侶。
因此,國內有一種普遍的態度,即 "別人可以是LGBTQ+,但我的孩子不行"。這使得向家人坦白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盡管如此,每個家庭都是不同的,在中國社會的對話也有多個層面。
在中國的LGBTQ+群體中,代孕作為一種生育方式的接受度如何?
這里面涉及到很多道德問題,所以我們不應該直接判斷代孕是對還是錯。雖然代孕在中國是非法的,但對于那些有能力的LGBTQ+群體而言,在海外尋找代孕父母是一個解決方案。
上海驕傲節有討論彩虹家庭以及代孕是否是一個解決方案的專門小組。我們不想忽視這個話題,因此讓伴侶們分享TA們的經驗,評估什么對TA們和TA們的孩子成長是最好的。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
當涉及到工作時,LGBTQ+群體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
出柜是否會影響他人對你的態度和晉升,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公司。跟隨全球趨勢,支持小組和員工資源小組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并在企業內創造LGBTQ+的 "榜樣"。Z世代將給勞動力的狀態帶來變化,他們普遍非常開放,并希望成為一個包容性社群的一部分。
很多跨國公司正試圖通過福利、培訓、多樣性日、會談和政策,形成一個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文化。人力資源部門正試圖將全球政策中正在發生的動態本地化,但他們往往并不完全了解LGBTQ+社區的權利。一些公司已經與當地的組織,如上海驕傲節聯系,舉辦課程或講座來為員工提供科普知識。中國公司,如字節跳動和小米,也一直在進行內部努力,但他們不愿意像跨國公司那樣對外發言。
我們也邀請企業在我們的招聘會和會議上發言,介紹他們如何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工作場所。許多小型的本地企業都參加了這些活動,并提供彩虹套餐以示支持。
當涉及到親密關系時,LGBTQ+群體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
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幫助了人們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創建一個社群,并開啟一場date。例如,Blued是一個為GBTQIA(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同性戀者、雙性人、無性人)群體提供安全社交的平臺。然而,當我們必須向家人出柜時,仍然充滿著挑戰。上海LGBTQ+社區的許多人并非來自上海,因此必須面對家人和朋友不太接受的態度。
當涉及到媒體時,LGBTQ+群體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
在媒體方面,仍然存在著限制和約束。即使是著名的變性電視節目主持人金星也不會積極宣傳她的變性身份。盡管如此,她倡導做真實自己的微妙信息使她在LGBTQ+社區中很受歡迎。

金星受邀參加“世界經濟論壇”
當涉及到醫療時,LGBTQ+群體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
2001年,同性戀在國內不再被視為精神障礙,但轉換療法仍然存在 (轉換療法:試圖改變同性戀行為,將一個人從同性戀轉變為異性戀的嘗試)。曾有轉換療法被起訴,“病人 ”獲勝的案例。在變性群體中有一個數據庫,分享哪些醫院和醫療社區對變性群體更為友好。近年來,人們對艾滋病等性疾病也有了更大規模的認識。
當涉及到教育時,LGBTQ+群體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
性和性別教育還沒有被納入中國的課程。年輕人獲得信息的工具包括名人、博主和內容網絡渠道等。然而,利益集團也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本質上就像泡沫,人們對其他問題的了解受到限制,認知都來自于身處的泡沫中。我們如何接觸并突破這個泡沫?這就是LGBTQ+面對的挑戰:我們要如何與他人談論我們的性行為/身份?
在過去的幾年里,關于中國LGBTQ+的權利對話有什么變化?
對話絕大部分局限于某些時間,特別是自豪月。此外,對話主要停留在社區內和LGBTQ+友好場所。
我們經常感覺我們向前走三步,又向后退兩步。此時此刻我們正面對的問題是:下一步是什么?我們試圖進一步的推動不同群體間的對話。與此同時,上海驕傲節正在舉辦各種活動,與公司合作,并與家庭產生互動。

上海驕傲節舉辦了什么樣的活動來支持LGBTQ+社區?你們取得了哪些成果?
上海驕傲節主要集中在驕傲月(6月),但我們也在全年舉行小規模的活動。我們盡可能地保持活動的多樣性,以表明各行各業都有LGBTQ+的成員。我們已經組織了體育活動(跑步、騎自行車、瑜伽)、派對、小品之夜、"驕傲的天才"、電影和戲劇節以及藝術展覽。
我們還舉辦教育小組,討論各種主題(出柜、心理健康、關系管理和變性社群)。我們嘗試與盡可能多的組織合作,包括國際合作伙伴。例如,我們使用并播放其他LGBTQ+電影節的電影。其實許多國家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尤其許多東南亞國家,它們的民眾對家庭單位的重視程度與我們相似。
自從去年上海驕傲月被永久取消后,情況有什么變化?
上海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驕傲月的舉辦所在地,因此,當宣布它將被停止時,對我們的打擊很大,也這對很多在不同領域支持社群(心理健康、家庭支持、研究等)的組織來說是一個挫折。驕傲月的獨特之處在于它連接了不同領域和組織。然而,我們也看到,受到上海驕傲活動啟發,一些其他城市的組織也更為積極地舉辦活動。
作為一個組織,它給了我們時間來重新思考和組織。我們仍然舉辦活動,但規模比以前小得多,例如,我們的招聘會、會議、派對和公開麥克風之夜 "驕傲的故事"。我們還與合作伙伴組織分享資源,使他們能夠在組織和推廣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海驕傲節對你和其他志愿者來說意味著什么?
它對每個人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對我而言,上海驕傲節是社群和家庭,我在2010年一到上海時就加入了它。我來自一個小城市,那里沒有LGBTQ+社群,這個話題也沒有機會被廣泛地討論。該組織的目的是讓人們知道,他們并不孤單。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希望LGBTQ+群體能感覺到他們可以完全做自己。
這帶給了我一種成就感,盡管有挑戰,但我們已經創造了勢頭并產生了影響。激勵性的反饋,包括來自參加過我們活動的家庭成員的反饋,給予了我們極大的鼓勵。
我們進一步的把中國LGBTQ+社群放在全球地圖上。我們經常被問及是否在其他城市開展活動,雖然我們目前沒有這樣的資源,但希望為那些能夠形成社群的人提供靈感。對于那些不能這樣做的人,我們歡迎他們到上海來,與我們聯系。
品牌的自豪感活動在中國是如何演變的?
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耐克、匡威、可口可樂等)在中國開展他們的驕傲運動,在他們的標志上添加彩虹或推出彩虹產品。這些活動純粹是出于營銷目的,因為公司無法像在其他國家那樣將收益捐贈給LGBTQ+組織。
驕傲運動經常被批評為不真誠;然而,作為一個組織,我們感謝任何對中國LGBTQ+社區表示支持的品牌,因為它使我們的事業更有知名度。我們不能只把運動留在一線城市,如果想取得進展,我們需要在中國各地傳播意識。小城市的人們對彩虹旗不太熟悉,因此,如果他們在驕傲月期間看到一個公司的彩虹標志,他們可能會去詢問和了解。
由于現在LGBTQ+在國內的情形還比較復雜,品牌在將這一主題納入活動時需非常有策略。他們經常使用能被LGBTQ+識別的間接信息,但這些信息卻很難被普通公眾辨析出來。
國產品牌尤其如此:你不太可能看到一個科技巨頭,如抖音,打出彩虹標志。然而,也有一些例外。例如,阿里巴巴的天貓在其2020年中國新年活動中描繪了一對同性戀人,Oppo生產的手機以彩虹的顏色亮起。也有一些品牌更加公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UGG和Farfetch在宣傳活動中使用了LGBTQ+的網紅。企業正越來越意識到LGBTQ+人群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
在5月20日,以愛情為主題的這一節日里,商家品牌往往會推出相關活動。在過去的幾年里,許多品牌將他們的信息集中于慶祝各種愛情上,創造了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活動,也吸引LGBTQ+社群并適用于驕傲月。同樣,其基調往往是微妙的口號,如 "忠于自己",而彩虹有時被則被用作夏季的象征。然而,如果你來自LGBTQ+社區,你會明白真正潛藏其中的信息。

上海驕傲節的未來計劃是什么?
我們已經決定將重點放在一些在當前環境下更容易舉辦的活動。我們也正在考慮明年改變上海驕傲節這一標簽,以自己的名字獨立舉辦所有的活動,例如,“上海驕傲節粉紅派對”將以“粉紅派對”的名義進行宣傳。然而,這種方式是否可以持續還存在著疑問。
我們希望能夠繼續為社群宣傳,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更多組織合作,提高我們在全球LGBTQ+社群的作用。
文章原標題:中國LGBTQ+群體圖鑒

Venus Berlin 公眾號
責任編輯:廖鵬
舉報
我要投稿/合作內容
關于 性取向 LGBTQ+  的資訊
- 李宏·說:帶你了解 性人群2020/08/07
- 李宏·說: 摩擦癖的誘導因素及緩解方法2019/12/06
- 李宏·說:性取向及性癖好2019/08/30
- 硅谷同性戀文化探秘:不只有男同,性取向更多樣2014/11/05
- 滬80%男同以婚姻為保護傘掩蓋真實性取向2012/11/29
- 明星吳文忻宣傳保護乳房,否認改變性取向2007/03/19
- 揭開女同性戀者性取向之謎2006/05/11
- 性學家稱喜吃的水果種類與性取向相關 200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