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官媒人民網:對性科學請多點理解和寬容
內容摘要:**網絡媒體人民網觀點頻道發布文章:對“性科學”請多點理解和寬容,社會還是能多一點正面的引導,少一點掌摑之傷。

11月7日,第十二屆廣州市性文化節,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彭曉輝在做性科學的演講時,被一名女子掌摑、“潑污物”。女子雖然事后被警方拘留,但有關“性”的話題卻在網上持續發酵。
“性”到底能不能公開討論?公開到哪個程度?答案因人而異。由于中國封建思想對性的桎梏,有關“性”的話題,很多人是談性色變或諱莫如深,甚至把“性”偏激的理解成就是性交、繁殖,以致性學在中國始終處于起步階段,“性”也被視為一種骯臟、污穢的東西,被群起而攻之。
古人云:“食,色,性也”。從古至今,世人對于“性”的探索和研究一直都在繼續,而現代性學應該是一門定義比較廣泛的學科,包括對生物學、醫學、心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研究。“性”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密不可分,我們在盲目反對的同時,不能忽視的是,它在引領人類文明進步和促進社會和諧上作出的貢獻。根據有關調查顯示,中國因夫妻性生活不和諧而導致離婚的,約占總離婚的47%;未離異的夫妻性生活調查中,不滿意的也達45%。這些都是性學亟待研究和解決的現實問題。
誠然,對“性”的保守是一種不可缺少的道德底線,然后,反對“性”也應理性而不盲目。“性”本身是自然存在的、中性的,錯的應是世人對他的態度,掌摑、“潑污物”等不雅之舉,傷害的不僅僅是當事人本身,更一步步加深了世人對于“性”的禁錮,讓“性”蒙冤。正如彭曉輝所言:拂去塵埃見本心,對于性,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淫者見淫。我們應該反對的是那種跨越道德和法治的性;那種肆意、惡意的濫性;那種低俗、惡俗、媚俗的性,而對于性學的研究應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性”也是在慢慢退去神秘的面紗,日趨公開和透明,然而,人們對于“性”的理解和認知卻還待提高,這不僅取決于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底蘊,更取決于現實生活中對“性”的詮釋。例如,性交易的泛濫;性文化的商業化;性行為的非法化等等,這些社會的陰暗面正如“溫水煮青蛙”般慢慢扭曲著人們對“性”的認知,以致會出現公然掌摑性學教授的現象。
對于“性科學”,社會還是能多一點正面的引導,少一點掌摑之傷。
>> 點擊查看性文化節更多信息
責任編輯:小王
舉報
我要投稿/合作內容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性商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關于 性文化節  的資訊
- 2022廣州性文化節|參展優惠余額不足,錯過需再等一年!2022/08/19
- 國貨之光-廣州性文化節國潮套套大賞2021/11/01
- 2021廣州性文化節圖片報道(2)2021/11/01
- 2021廣州性文化節圖片報道(3)2021/11/01
- 廣州性文化節公布展位圖,性商展位C115-1162021/10/27
- 廣州性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召開,現場活動大劇透2021/10/21
- 【免費門票】2021廣州性文化節專業觀眾登記開啟!2021/05/18
- 2020廣州性文化節圖片報道:展會現場2020/11/03
- 2020廣州性文化節圖片報道:展會模特2020/11/03
- 2020廣州性文化節圖片報道:實體娃娃(下)2020/11/03